查看原文
其他

愚人节 | 揭秘恶作剧背后的心理成因

与心同在 通心粉家园 2023-01-14

本期文章约1600字

大约需要 5分钟 来阅读

今天是4月1日,一年一度的愚人节又到了。

大家有没有被“捉弄”呢?

当然,恶作剧不仅仅会在愚人节这天发生。

许多人都曾遇到过喜欢恶作剧的同学:

在同学的背后贴便利签

  把同学的作业藏起来

  给朋友打恶作剧电话

最近,社交媒体上更是流行起了帮室友报名“男生女生向前冲”等恶作剧。

见的恶作剧行为,是基于怎样的心理呢?


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的恶作剧较大程度上是受其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首先,儿童的认知能力普遍还较低,自控力差,自我中心倾向比较明显。其次,道德评价能力也处于初级阶段,经常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身行为会带来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儿童的恶作剧行为受取乐心理的影响,通过捉弄别人获取快乐。最后,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模仿心理,有些儿童会在此类心理的驱动下进行恶作剧。

对关注的渴望

每个人都有被关注、被爱和被关心的渴望。然而,一些人虽渴望获得某些重要的人的关注和赞赏,却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这可能会在他们的内心产生自卑心理,决定通过恶作剧的方式吸引他们的关注。

对于部分儿童而言,制造恶作剧则是想显露自己的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标新立异等。

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它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助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把幻想当成现实

3)容易情绪反应过度或情感变化无常

4)玩弄多种花招以达到自我目的

5)高度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处于被关注的焦点

表演型人格者行为的内在动机与渴望得到关注的人们非常相似,他们做出戏剧性的夸张行为,不过是想吸引他人注意。恶作剧也不过是他们“表演”行为中的一种。

压力或孤独

在感到压力或孤独时,人们也有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制造恶作剧以吸引他人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正在经历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人可能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现出寻求关注的行为。

同时,适当、适度的恶作剧能够起到娱乐的作用,有助于舒缓我们工作、学习中的压力。这也是大部分人们在愚人节开玩笑的心理动机。

我们该如何看待恶作剧行为?

1

明确行为动机

人类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驱使的,恶作剧行为也不例外。要正确对待恶作剧行为,首先应明确恶作剧行为的动机

对于那些儿童的恶作剧行为,我们需要思考,这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吗?是好奇心驱使的吗?还是孩子受到了忽视,渴望以此寻求关注呢?

对于成人做出的恶作剧行为,我们则需要辨别,这仅仅是出于舒缓压力的娱乐,还是人格障碍、多动症等因素导致的。

2

理解与包容

有时,人们在愚人节遭到“愚弄”之后,会感到轻微的不愉快或愤怒。尽管如此,一些合理、健康的玩笑与恶作剧,还是需要我们的包容与保护的。

这些恶作剧,可能蕴含着儿童的创造性与想象力,也可能是一位人格障碍患者对于自我的表达,甚至可能是孤独的伙伴与外界交流的一次试探。他们的自尊需要被呵护,合理的恶作剧也应当得到理解与包容。

3

培养健康的兴趣

偶尔的、合理的恶作剧或许可以被视为娱乐消遣,但过于频繁的恶作剧行为则可能带来社交问题、心理问题等一系列消极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此重要。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够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等。拥有丰富的兴趣爱好后,我们也会拥有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宣泄情感的正当途径,生活充实有趣了,恶作剧行为也自然会减少。

4

寻求心理援助

对于部分精神健康障碍导致的恶作剧行为,比如表演型人格障碍、多动症、边缘型障碍等,若有必要,还是应当寻求更加专业的帮助

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精神健康障碍者减少情绪困扰、提高自尊心、掌握应对技能等。



下面是TED一则关于

“识破谎言”的演讲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张冬梅. 儿童恶作剧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0(2): 36-39.

[2] Edwards F. An Investigation of Attention-Seeking Behavior through Social Media Post Framing [J]. Athens Journal of Mas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2017, 3(1): 25-44.



往期文章推荐

Adjustment Disorder | 生活的转折点,提防适应障碍

在亲密关系中,你缺乏安全感吗?

现实“太卷”,我要“躺平”吗?

那些常见的梦境,究竟有什么含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